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增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5:02:34  浏览:82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增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增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通知

国食药监保化[2012]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

  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增补王佑春同志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技术规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论审判长的选任标准
梁科兴

一、科学制定审判长选任标准是审判长选任的关键
  从以上对当前法院队伍的状况分析看,现有的法官来源方式和任命标准,造成部分法官的行政级别和审判职务与其政治业务素质极不相称,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官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也不利于法官队伍的长远发展。因此,制定科学的法官选任机制的标准已经是时代迫切的需要。目前的审判长选任制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产生的,可以说是未来法官选任机制的过渡阶段。笔者认为,审判长的选任标准应高于《法官法》对法官的要求,并且不同级别的法院有不同的标准,级别越高的法院,标准愈高。主要应有以下条件:
  1?年龄要求。年龄代表一定的阅历,国外对法官的年龄均有严格限制。笔者认为,选任审判长的最低年龄为:基层法院30周岁以上,中级法院35周岁以上,高级法院40周岁以上,最高法院45周岁以上较为合适。
  另外,对于审判业务特别优秀并有突出成果的年轻法官,可以对其年龄放宽限制,以使优秀人才尽快走上法院审判领导岗位。
  2?学历要求。学历代表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笔者认为,基层法院的审判长需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法院的审判长要有法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取得法学学士学位;高级法院的审判长要有法律硕士以上学位;最高法院的审判长要有法律博士学位。
  另外,为了避免唯学历论和照顾当前法官队伍的现状,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对于已在本专业表现突出并有成就的可以放宽对学历的要求。
  3?政治业务素质要求。政治立场必须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没有受过法律处分,品行端正,能够公正司法。业务上具有组织、协调以及驾驭庭审的能力,审理案件认定的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起草法律文书文笔通畅、说理充分,并具有开拓精神,对法律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结合司法实践,经常在相应级别的报刊上发表法律适用等研究文章,至少是本院系统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和法律权威。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官选拔、考核、晋升制度是审判长选任的必然趋势
  笔者认为,当前进行的审判长选任制度改革,为落实《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提出的“逐步建立上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从下级人民法院的优秀法官中选任以及从律师和高层次的法律人才中选任的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官交流和轮岗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但是,目前的审判长选任制都是在同一法院内部进行,不可避免的存在地区差别,使全国各地同一级别、甚至不同级别的法院选出的审判长的政治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日久天长,势必影响人民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官选拔、考核、晋升制度和标准是审判长选任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法官异地交流任职必不可少的步骤。笔者认为,法官的异地交流任职可以采取“下派”、“平调”、“上调”的方式进行,交流对象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法官和担任中层以上行政职务的法官,交流对象和人数宜精不宜粗、宜少不宜多。交流原则是对于基层法院的法官在其所在中级法院范围内进行交流,中级法院的法官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交流,高级法院的法官在全国范围内交流。至于法官家属、子女的工作学习安排问题,不妨参照目前党政领导干部异地任职的办法解决,也可根据法官工作的特点,由最高人民法院同组织人事等部门协商,共同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规定,以此促进全国法官队伍的良性互动和人员的合理配置之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收受财物以威胁方式拒不返还是受贿还是敲诈勒索
——关键看是否利用职务之便

刘某是某机关单位副局长,建筑公司经理王某为揽得该机关单位办公大楼的承建项目,向刘某送去20000元现金。刘某收下后,没有对王某进行任何帮助。后该单位办公大楼的建设工程经过公开招标,另外一家建筑公司中标。王某找到刘某要求退回20000元现金,刘某威胁说:“钱已花掉了,你再来问钱,小心我告你行贿。”王某遂向有关单位检举报案。
意见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身为国家机关的副局长,掌握一定的权力,在本单位拟建工程之际,明知他人是为揽工程而送礼,却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受贿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收受他人财物后,以告发他人行贿的手段威胁他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案件。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本案中刘某的行为表面上看构成受贿罪,但从客体和客观方面细加分析,不难得出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讨论。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声誉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本人职务上的权力或便利条件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刘某作为该机关单位的副局长,手中确实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但其收受王某的现金后,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或职务便利来采取为王某承揽本单位的工程,也就是说刘某在客观上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因而其行为并没有侵犯该机关单位的声誉和职务的廉洁性,其行为在客观要件上不符合受贿罪的特征。而刘某在收受现金后,为了达到真正占有该现金财物的目的,其以告发他人行贿的方法来对王某进行威胁,意图使王某放弃返还财物的要求,从而最终使自己占有该财务,其行为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所以对刘某的行为应定敲诈勒索罪。

高安市人民法院 卢桂根 雷春荣
邮编:3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