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21:30:03  浏览:822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定》的通知

沪建交〔2012〕896号
  

各区(县)建设交通委、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建设交通委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及队伍建设>》(沪府办【2012】36号)文件的精神,规范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管行为,特制定《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定》并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情况将作为监督机构定期考核依据。

  特此通知。

  

  

  二○一二年八月六日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各级各类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受其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从办结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并发放施工许可开始,到出具质量监督报告结束。实行竣工核验制的建设工程,应当符合竣工核验制的有关要求。

  安全监督工作自办结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并发放施工许可开始,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竣工确认结束。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指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情况,以及建设参与各方和人员在施工现场履行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督的行政执法活动。

  本规定所称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是指监督机构对建设参与各方和人员在施工现场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实施监督的行政执法活动。

  本规定所称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是指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另有专业要求的,还应当执行其规定。

  

第二章 监督准备和首次监督会议

  第五条管理部门在受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查验以下内容:

  (一)应当办理的报建、承发包(招投标)手续已办理完成;

  (二)需要进行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已通过审查;

  (三)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合同已完成登记备案;

  (四)建设单位出具的工程现场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已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第六条监督机构应当在办结完成监督手续后,明确专人负责与建设工程的日常联系、工程监督资料的日常保管和监督档案归档。

  第七条建设工程办结完成监督手续并取得施工许可后,监督机构组织召开首次监督工作会议。

  首次监督工作会议上,监督人员就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进行告知,并发放监督告知书。监督告知书的内容包括质量安全管理相对事项要求、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安全责任和需要配合监督检查的说明。

  第八条首次监督工作会议后,监督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结合监督管理相关要求,编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计划(以下简称监督计划)。

  监督计划是监督工作实施开展的指导性文件。监督计划的内容包括监督组织形式、抽查方式、抽查重点、抽查次数等。

  监督计划可以按照工程实际进度分阶段进行编制。建设工程发生重大变化后,应当及时调整监督计划。监督机构应当按照监督计划组织开展监督工作。

  

第三章 施工过程监督

  第九条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实施监督抽查。每次监督抽查的监督人员不得少于2人,监督人员可以随机确定,其中1人为监督抽查负责人。抽查负责人负责监督抽查的组织实施。

  建设工程工地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监督抽查次数应当分别不少于每季度一次,并保证监督计划中确定的重要节点、关键工序不少于抽查一次。

  对有以下情形的工地,应当增加抽查次数:

  (一)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

  (二)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质量事故的;

  (三)现场自我管理状况较差的。

  第十条监督人员进入现场后,抽查应当按以下要求实施:

  (一)听取建设、监理、施工等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和施工、管理情况的报告;

  (二)根据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报告的工程状况以及前期的监督处理情况,确定抽查部位、范围和检查内容;

  (三)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行为、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及实体质量的实施抽查;抽查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及实体质量进行影像采集。

  (四)根据需要对现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施设备和工程实体进行监督抽测;

  (五)掌握建设、监理、施工等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现场质量安全履职情况;比对所抽查部位、范围的现场质量安全状况与监理专报内容的相符性;

  (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监督处理工作,并要求有关建设参与方对包括但不限于本次检查范围内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

  (七)抽查完毕后,监督人员应当对每次现场监督抽查情况形成监督记录,监督记录的填写应包括检查内容、现场抽查部位、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等;

  (八)监督人员应当将监督记录情况录入建设工程信息平台。

  第十一条监督机构应当按照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季度确认。

  

第四章 竣工阶段监督

  第十二条监督机构收到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竣工验收(以下简称竣工验收)通知后,应当与建设单位约定竣工验收日期,并派监督人员参加竣工验收监督。

  建设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并联服务的,竣工验收监督按有关规定执行。

  竣工验收分批实施的,该工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竣工确认完成后,方可进行工地的最后一次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监督机构对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实施监督,主要监督内容如下:

  (一)以下竣工验收条件是否符合:

  1、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出具的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内容的证明文件;

  2、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3、有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4、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电梯准许使用的证明文件;

  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6、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三)验收结论是否明确。

  第十四条监督机构应在质量竣工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情况的总结,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首次监督会议和告知情况;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抽查、抽测情况;

  (四)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

  (五)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

  (六)遗留的质量缺陷情况;

  (七)质量监督意见。

  第十五条监督机构收到工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共同签署确认的工地完工报告,以及施工总包单位填报的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竣工考核评审表后,应进行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竣工确认。

  工地完工的条件如下:

  (一)完成合同约定的相关施工内容;

  (二)现场用于施工的设施、设备及临时建构筑物已拆撤,主要施工作业队伍已清场。

  

第五章 监督处理和其他要求

  第十六条监督机构应当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一)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质量安全问题,监督机构应当签发整改指令单。

  (二)对于以下情况,监督机构应当签发局部暂缓施工指令单。

  1、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普遍或多次发生的;

  2、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

  3、未按整改指令单要求整改的。

  (三)对于以下情况,监督机构应签发停工指令单。

  1、施工现场降低施工许可条件的;

  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工程质量事故的;

  3、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事件的;

  4、未按局部暂缓施工指令书要求整改的。

  第十七条监督机构收到局部暂缓施工指令单的整改回复及复工申请后,可以视具体情况组织现场复查核实。监督机构收到停工指令单的整改回复及复工申请后,必须组织现场复查核实。监督机构同意复工申请的,应当开具复工单。

  第十八条监督机构如果在竣工验收监督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质量行为和强制性标准的,可以责令改正或要求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验收合格之日为改正通过之日或重新组织验收通过之日。

  第十九条对于违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监督机构发现后按委托权限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报送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监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生产动态考核记分。

  第二十一条受监工地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或生产安全事故的,监督机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上报事故情况,并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采集事故现场信息,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

  第二十二条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监督机构收到建设单位提出的中止施工报告后,对停工措施进行抽查,出具《建设工程暂停质量安全监督通知书》。

  第二十三条监督机构应当每半年对本地区受监工程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十四条监督机构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和安全监督档案,监督档案应及时、完整。

  监督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封面和档案目录;

  (二)监督告知书;

  (三)监督计划;

  (四)监督记录及相关影像资料;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相关资料;

  (六)监督抽测报告;

  (七)行政措施单及相关回复资料;

  (八)事故相关资料;

  (九)质量监督报告;

  (十)其他需要存档的资料。

  质量监督档案保管期限,统一为5年。安全监督档案保管期限,统一为2年。均自归档之日起计。

  第二十五条监督机构可以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对于有特殊专业技术要求的建设工程监督工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完成。

  第二十六条监督人员在工程监督过程中,应当持证上岗,依法履责,按照本规定要求开展监督工作,对监督工作质量承担责任,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六章 附则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编制《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手册》,对监督抽查要点和监督文书制作要求进行规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级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级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1995年9月27日,中国农业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各直属院校:
《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级管理试行办法》经多次讨论修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总行决定,从1996年起组织评审1995年度全国农村信用社特等社,请各分行务必于明年3月底以前,将辖内特等社的申报材料上报总行。1995年度一、二、三等社是否组织评审,由各分行确定,但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及哈尔滨、沈阳、西安、武汉、广州、长春、南京、成都、杭州、济南等市分行,从明年起要对辖内信用社试行等级管理制度,并对辖内1995年度的等级社进行组织评审。

附: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级管理试行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试行等级管理制度。
一、等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等级管理政策的稳定性。本规定和各分行制定的实施细则,一经下发,不得轻易变动。第二,坚持等级管理指标的综合性。信用社等级管理的指标体系既要有定量的指标,也要有定性的考核。第三,坚持区域内等级标准的统一性。除特等信用社考核指标由总行制定并在全国实施外,一、二、三等信用社以省(区、市)为单位,标准应一致。第四,坚持等级管理指标的客观性。定性指标要有具体的内容,使考评工作有据可依;定量指标要在本区域内进行可行性测定以后确定。制定的标准必须体现出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第五,坚持等级管理考评、审定的
权威性。对上等级的信用社须经规定的管理部门审定后方能受理。
二、等级管理的考核指标
定量指标8个:人均存款余额、催收贷款比例、资金损失率、利息收回率、综合费用率、资金利润率、资本充足率和人均税前利润额。
定性指标6个:执行政策制度情况、建立健全制度情况、“三防一保”工作情况、会计达标情况、经营状况和存款规模。
三、等级标准
信用社的等级设: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四个等次。达不到三等的为等外社。
特等信用社的考评标准由总行统一确定,只有同时满足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才能申报为特等信用社。其中定性指标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方针政策,服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
2.有完善的职工、信贷、财务、稽核等制度办法,实行内部岗位责任制和经营责任制;
3.连续三年没有发生经济案件和责任事故;
4.会计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5.连续五年没有发生亏损;
6.存款总规模在1亿元以上。
定量指标要达到以下要求:
1.人均存款额300万元以上;
2.催收贷款比例2%以下;
3.资金损失比例为0;
4.贷款利息收回率95%以上;
5.综合费用率20%以下;
6.资金利润率1.5%以上;
7.资本充足率8%以上;
8.人均税前利润额5万元以上。
一、二、三等信用社的考评标准由各分行根据本省(区、市)信用社近几年的经营状况,结合其业务发展的潜力,并参照特等社的考核指标确定。考评标准可实行“百分制”。对定性指标可分解后再考评。
四、评审程序
独立核算的信用社和联社营业部要按照等级管理办法的要求,向县联社评审委员会提供等级管理申报表和定性、定量指标自评考核情况(附件三、四);县联社评审委员会根据信用社的申请报告进行初审,检查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出评审意见。县联社评审委员会对三等信用社考评认定并组织验收;地(市)级评审委员会对二等信用社考评认定并组织验收;省(区、市)级评审委员会对一等信用社考评认定并组织验收;特等信用社由总行评审委员会考评认定并组织验收。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对下级评审委员会的考评结果进行抽查。
五、评审时间
信用社等级评审工作每二年进行一次。该项工作必须在次年第二季度之前完成。所评定的等级不实行终身制。
六、评审的组织领导
为保证等级管理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总行成立信用社等级评审委员会,主管行长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信用合作部具体负责评审工作。各省(区、市)分行、地(市)中心支行和县联社也应成立相应的评审委员会。在等级评审工作中,要严肃评审纪律,加强稽核监督,防止弄虚作假,一经发现有虚假现象,取消其申报资格或撤销等级资格,同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表彰奖励
对特等信用社,由总行统一颁发证书和铜匾,信用社主任和职工工资上调一级,或提高劳动分红在利润分配中的比例(相当于上调一级工资的金额),各分行也可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特、一等社主任和职工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优先条件。
对一、二、三等信用社的表彰和奖励由各分行确定。
附件:一
八项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存 款 余 额
一、人均存款额=------------------------------
信用社正式职工总数(月平均数)
催收贷款余额
二、催收贷款比例=------------×100%
各项贷款余额
资金损失额
三、资金损失比例=----------×100%
总资产余额
营业费用
四、综合费用率=--------×100%
各项收入
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五、贷款利息收回率=------------------×100%
利 息 收 入
税 前 利 润
六、资金利润率=--------------------------------------------×
各项存款余额+所有者权益余额+借入资金净余额
100%
资本总额
七、资本充足率=------------×100%
风险资产总额
税 前 利 润
八、人均税前利润额=------------------------------
信用社正式职工总数(月平均数)
注:1.上述公式中“余额”均指“月均余额”。
2.资金损失额指不包括贷款呆帐核销及坏帐损失以外的其他一切资金损
失,如错帐损失、出纳错帐、结算损失、贪污盗窃损失、被抢被骗以及其他事
故性资金损失等(含当年发生及发现的)。
3.利息收入是本年进入损益的各项应收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是指“应收利息”科目和表外“逾期贷款应收利息”科目中的贷款
应收利息年末余额减去年初余额后的数值。
4.税前利润除年终决算实际反映的税前利润总额外,经财税部门批准,在
成本中列支的营业用房装璜费、运钞车、危房改造和电脑设备等费用目前
可视同税前利润,但不包括多提的应付未付利息。
附件:二
特等信用社考评标准
--------------------------------------------------------------------------------
| 考 核 项 目 | 考 评 标 准 | 备 注 |
|------------------------------------|------------------|------------------|
| | 1.|执行政策制度情况 | | |
| |------|------------------------| | |
| | 2.|建立健全制度情况 | | |
|定|------|------------------------| | |
| | 3.|会计达标情况 | | |
|性|------|------------------------| | |
| | 4.|“三防一保”工作情况 | | |
|指|------|------------------------| | |
| | 5.|连续五年没有发生亏损 | | |
|标|------|------------------------| | |
| | 6.|存款规模1.0亿元以上 | | |
|----------|------------------------|------------------|------------------|
| |人均存款额 | 300万元以上| |
| |------------------------|------------------|------------------|
| |催收贷款比例 | 2%以下| |
| |------------------------|------------------|------------------|
| 定 |资金损失比例 | 0| |
| |------------------------|------------------|------------------|
| 量 |利息收回率 | 95%以下| |
| |------------------------|------------------|------------------|
| 指 |综合费用率 | 20%以下| |
| |------------------------|------------------|------------------|
| 标 |资金利润率 | 1.5%以下| |
| |------------------------|------------------|------------------|
| |资本充足率 | 8%以下| |
| |------------------------|------------------|------------------|
| |人均税前利润额 | 5万以上| |
--------------------------------------------------------------------------------
附件:三
农村信用社等级管理考核申报表
信用社名称:------------------------
法人代表:------------------------
申请等级:------------------------
报送日期:------------------------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管理部制
农村信用社自评工作总结报告
------------------------------------------------------------------------------
|自评考核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
| |
| |
| 年 月 日 |
| |
------------------------------------------------------------------------------
农村信用社等级考评意见
----------------------------------------------------------------------------
| | |
| 县 联 社 等 级 | |
| | |
| 考 评 委 员 会 | |
| | |
| 考 评 意 见 | 评委主任(签字): |
| | 年 月 日 |
----------------------------------------------------------------------------
----------------------------------------------------------------------------
| | |
| 地(市)中心支行 | |
| | |
| 考 评 委 员 会 | |
| | |
| 考 评 意 见 | 评委主任(签字): |
| | 年 月 日 |
----------------------------------------------------------------------------
----------------------------------------------------------------------------
| | |
| 省(区、市)分行 | |
| | |
| 考 评 委 员 会 | |
| | |
| 考 评 意 见 | 评委主任(签字): |
| | 年 月 日 |
----------------------------------------------------------------------------
----------------------------------------------------------------------------
| | |
| 总 行 | |
| | |
| 考 评 委 员 会 | |
| | |
| 考 评 意 见 | 评委主任(签字): |
| | 年 月 日 |
----------------------------------------------------------------------------
附件:四
信用社定性、定量指标自评考核情况
------------------------------------------------------------------------------
| |单 |等 级|信用社自查| 备 |
| 考 核 项 目 | | | | |
| |位 |标 准| 达到标准| 注 |
|------------------------------------|----|------|----------|----------|
| | 1.|执行政策制度情况 | | | | |
| |------|------------------------| | | | |
| | 2.|建立健全制度情况 | | | | |
|定|------|------------------------| | | | |
| | 3.|会计达标情况 | | | | |
|性|------|------------------------| | | | |
| | 4.|“三防一保”工作情况 | | | | |
|指|------|------------------------| | | | |
| | 5.|经营状况 | | | | |
|标|------|------------------------| | | | |
| | 6.|存款规模 | | | | |
|----------|------------------------|----|------|----------|----------|
| |人均存款额 |万元| | | |
| |------------------------|----|------|----------|----------|
| |催收贷款比例 | %| | | |
| |------------------------|----|------|----------|----------|
| 定 |资金损失比例 | %| | | |
| |------------------------|----|------|----------|----------|
| 量 |利息回收率 | %| | | |
| |------------------------|----|------|----------|----------|
| 指 |综合费用率 | %| | | |
| |------------------------|----|------|----------|----------|
| 标 |资金利润率 | %| | | |
| |------------------------|----|------|----------|----------|
| |资本充足率 | %| | | |
| |------------------------|----|------|----------|----------|
| |人均税前利润额 |万元| | | |
|--------------------------------------------------------------------------|
| |
|自评考核结果 |
| |
| 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字): |
------------------------------------------------------------------------------
年 月 日
注:1.此表由申报等级的单位填列。
2.表中定性指标由各省(区、市)分行根据本省的具体要求进行分解。


土地储备制度法律机理探析

王保信*


摘要:土地储备制度作为近些年从香港引进、当前大部分省市相继采用的土地资源运作制度,其相关法律机理的研究尚嫌薄弱。本文从土地储备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法律动因、土地储备制度运作应遵循的法律原则及土地收购、储备行为的法律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对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法律机理有所揭示。
关键词:土地储备制度 法律动因 法律原则 法律性质
一、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法律动因之探源
(一)土地资源自身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矛盾是催生土地储备法律规范的沃土
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1]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是指土地因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而不可再生,不能为人类所无限度的利用的一种自然属性。土地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之需求而言的。依西方经济学观点,一种资源的稀缺性乃是源于其不可再生性,如土地、淡水、矿物、石油、天然气等;而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这种消耗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而呈上升之势。以我国为例,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耕地则以每年2.%的速度递减。[2]这样,土地资源自身的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间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客观上要求在土地上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秩序性规范——法律规范,一方面以之确定土地权利之归属和流转,另一方面,据以规制各种对土地资源进行破坏与浪费的非理性行为,以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开发与利用。土地储备法律规范正是这种社会客观需要催生之必然结果。
(二)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是土地储备法律制度产生的制度动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亚当.斯密语),为实现其自身利益之最大化倾力而为。同样地,由于市场主体利益的非一致性,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形成对整个社会有益的规模经济效应,相反,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甚至是无政府主义的不良后果。为了矫正私利主体的各种非理性行为,国家(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之统治体)必须运用其认为可行的统治方法予以规制。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如价格、利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的调节,一方面使社会需求总量与供给总量趋于平衡,另一方面则使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结构达到平衡,从而令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土地储备制度产生极为重要的一个法律制度动因即是:顺应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用制度的法律化规制土地市场,使土地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用。
(三)土地价值的可估算性及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是土地储备法律制度诞生的现实动因
土地作为一种典型地不动产,总是固定在地球表面某一确定的经纬度上。与地理学上的土地概念不同,[3]法学上的土地是指能为人类所控制、利用并借以创造财富的陆地地表。随之科技的进步,现代人对土地的利用越来越走向集约化,土地的价值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相应的,人们对土地价值的评估和测算也日趋精密与完善。正是土地价值的这种可估算性及人们利用土地创造财富的逐利心理,推动着土地储备法律制度这一调整市场主体合理、有序利用土地的规范的产生。
二、土地储备制度应遵循的法律原则之彰显
(一)合法运作原则
合法运作原则是指土地储备制度地运作必须在实质上和形式上都符合法律法规地规定,不得在法律法规之外运行。当前,由于全国性统一的法律规范的缺位,各个实现土地储备制度的地方政府都是依照本地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规章运行;对于具体的制度及运作行为,尚有许多属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状态,如储备中心的法律地位及职权职责、纳入储备的土地范围、储备土地的出让方式等。因此,加快土地储备相关制度的立法,使其在法律规范范围内有序运作无疑意义重大。
(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土地储备法律制度的构建须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是指土地资源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合理、有效的流动和配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土地所有权公有制度,因此,现实可供自由配置的只能是土地他物权,即土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在土地用益物权方面,应当重点抓土地用途管制和权利的自由流转,使土地效用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土地担保物权方面,则着眼于担保主体及相关第三人权利义务的界清,以切实发挥土地在债权担保中的作用。土地储备制度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应当采用拍卖出让形式,减少、消灭协议出让方式,使土地使用权出让真正走向市场化、规范化。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面临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这两大社会失衡的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其核心思想在于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平和泛爱的责任感去准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作出每一个行为与抉择时,不仅要考虑本代人的利益平衡,而且要考虑到代际人的利益平衡,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在现在与将来的高效、持续发展。[4]土地储备制度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土地的收购、储备与使用权移转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利用的矛盾,考虑基于土地的社会经济长远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协调,避免盲目放地等政府短期行为。
(四)土地使用权竞争性出让原则
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土地之后,一方面需要进行土地的储备,以对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须对其储备的土地进行使用权的有偿出让,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过程中,应当坚持竞争性出让原则,严格控制非竞争性出让即协议出让的数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各个主体通过竞争这一法则实现优胜劣汰。因此,让资源同有优势?有实力的投资者配置?是市场经济的要义?让最有实力的开发商得到最好土地的最公平的方法即是竞争。与拍卖、招标、挂牌等竞争性方式出让土地,较之协议出让既有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效,又可减少暗箱操作,抑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五)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是指在土地储备制度的整个运作流程及其价值取向上,当出现政府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不一致的情形时,应当优先考虑社会效益。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应当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这是其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笔者认为,所谓的社会效益,是指符合整个社会、社区的民众的根本利益的、可增进其福利的一种权利与利益分配状态。社会效益追根到底是人权的利益化,或称利益化了的社会民众整体的生存权、发展权。其在本质上是民生问题。政府在进行土地收购时,应当在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不得侵犯被收购者及相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在获得土地收益之后,对盈余资金的投向应当有严格的用途管制,尽量往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的方面倾斜。
三、土地收购与储备法律性质之剖析
(一)行政行为说(强制论)
行政行为说认为,在土地储备、收购过程中,政府的行为属于行政法律行为,而被收购土地的一方当事人为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说又可分为两种:其一,认为土地收购与储备行为于双方当事人而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土地收购是政府的权利,对被收购方讲是对国家的义务,收购是一种行政行为,收购价格不必遵循等价有偿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宏观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这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二,认为属于国家对土地收购的“强制性买卖”关系,该学说承认土地收购双方存在“买卖关系”,但这种“买卖关系”是强制性的,表现在收购与否由政府决定,收购价格由地价评估机构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并由土地行政部门确认,而不由原土地使用者自由要价。“强制性买卖”关系有如下性质:①土地统一收购属于政府的特有权力;②土地统一收购权力是用于公共目的;③行使土地统一收购权力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
(二)民事行为说(自由论)
持民事行为说者认为,收购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买卖关系”,即政府及其授权委托的土地收购机构与被收购单位或个人是平等的经济主体,是否收购及收购的价格均由双方在自愿、公平、有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自由协商决定。 [5] 依次观点,实施土地储备的政府或其授权机构就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开发公司,它仅能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微观目标,而土地储备制度的宏观的社会、经济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区分说
区分说是在对民事行为说与行政行为说进行研究、筛选的基础上,认为此二者皆有失偏颇,而主张应当视政府在收购时的不同身份来确定收购行为性质的一种折中观点。具体而言,该学说认为:
政府主体身份表现在国有土地上是双重的,它既是土地所有者代表,又是行政管理者。作为所有者代表,政府享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便是其行使所有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政府与国土使用权的受让人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作为行政管理者,政府享有对土地的财产权力,这种权力是与服从相对于,与强制划等号的。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权源于宪法赋予的政府的经济管理权。政府行使经济管理权的前提和目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政府在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进行单向收购时,具有强制性。
笔者认为,土地收购从本质上讲属经济法律行为。因为,首先,对土地的收购、储备体现了国家对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国家借以干预社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次,收购行为本身既是政府的经济职权,即政府有权依法对符合规定的土地进行收购,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拒绝收购,同时,它又是政府的经济职责,即政府对符合收购条件的土地必须进行收购,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出让,收购行为是职权与职责的有机统一;再次,“强制”与“自由”仅仅是内在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法律行为性质本身,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看到国家在土地储备制度当中的宏观调控与积极干预,因而都流于片面。

* 作者简介:王保信(1977—),男,广东揭阳人,西南政法大学2001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法。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页。
[2] 钱铭.21世纪中国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展望.中国土地科学,2001年第1期。
[3] 一般认为,地理学上的土地概念为“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及其附属的内陆水域和滩涂等”,见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10月版,318。
[4]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7。
[5] 吴东仙、罗思荣.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思考.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5),32。



On the Legal Principle of Land Storage System
Wang Bao-x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legal reason,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legal character of land storage action on the base of introducing the land storage system in which comes into being Hongkong, and, trying to open out the radical legal principle upon land storage system.
Key words: Land storage system Legal reason Legal principle Legal character